中国电池网 - 电池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新闻 | 企业新闻 | 行业标准 | 政策法规 | 电池知识 | 电池选购 | 废旧电池 | 企业访谈 | 名人访谈 | 企业管理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电动汽车 > 钠离子电池迎利好消息密集催化!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
2.biz | 商业搜索

钠离子电池迎利好消息密集催化!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

信息来源:batterydir.com   时间: 2023-01-07  浏览次数:3

财联社10月16日讯(编辑 刘越)据媒体报道,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正在加速推进。目前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完成编制工作,正在业内征求意见。据财联社不完全梳理,近期相关利好消息不断。

近期,多氟多、传艺科技(002866)、华阳股份和美联新材(300586)等公司钠离子电池相关产线落地消息亦纷至沓来。

东吴证券分析师曾朵红等9月20日发布的研报指出,目前国内公司产业化进程推进较快,多于22-23年实现量产海外代表厂商包括NatronEnergy、NAIADES、FARADION等,国内代表厂商包括中科海钠、宁德时代(300750)、钠创新能源、立方新能源鹏辉能源(300438)、众钠能源、传艺科技、欣旺达(300207)和派能科技等,产能布局和研发进度具体如下:

钠离子产业化后度电成本有望优于锂电池。据悉,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结构类似,与锂离子电池相比,钠电池快充及低温性能、安全性更好,但能量密度受限。

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认为,锂离子电池价格高企,经济性驱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。在产业界钠电研发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,钠电产业链有望于2023年形成,预计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凭借其技术成熟、较高的能量密度、低成本、设备兼容性等优点率先量产,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将打开成长空间。

中泰证券分析师汪磊10月8日发布的研报指出,钠离子电池可应用于储能、电动二轮车、低速电动车等场景,对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部分应用场景形成替代。据EVTank,到2026年,钠离子电池在100%渗透的情况下市场空间可达到369.5GWh,理论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元

东吴证券指出,钠电基本承接锂电成熟产业链,但正极、负极、电解液的规模化供给不稳定。电池端主要企业有中科海钠、宁德时代、钠创新能源、立方新能源、鹏辉能源等;正极企业有中科海钠、钠创新能源、振华新材、容百科技(688005)、当升科技(300073)等;负极企业有贝特瑞、华阳股份、璞泰来(603659)、杉杉股份(600884)等;电解液企业天赐材料(002709)、新宙邦(300037)、多氟多(002407)等;隔膜企业恩捷股份(002812)、星源材质(300568)、中材科技(002080)等;铝箔企业鼎胜新材(603876)、南山铝业(600219)等;此外上游原材料端主要以纯碱/锰/钒企业。

曾朵红建议关注:1)电池:首推宁德时代(23年有望形成钠电池基本产业链),关注华阳股份(深入绑定中科海钠)、鹏辉能源(入股佰思格保障负极供应)、欣旺达(具备独家补钠技术);2)集流体:关注鼎胜新材(钠电池铝箔用量翻倍);3)正极:推荐振华新材(单晶层状正极性能优异)、容百科技(23年有望实现万吨产出)、当升科技;4)负极:推荐贝特瑞(硬碳产品性能优异)、璞泰来、杉杉股份;5)其他材料:隔膜推荐恩捷股份、星源材质,电解液推荐天赐材料(具备六氟磷酸钠量产能力)、新宙邦(吨级六氟磷酸钠产品量产交付),关注多氟多(六氟磷酸钠量产进度领先),添加剂推荐天奈科技(688116)(碳纳米管龙头)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曾朵红指出,目前氢氧化锂、碳酸锂价格仍处于高位,钠资源成本优势较为显著,若未来锂资源价格大幅下降,钠电池性价比将有所下降,叠加循环寿命不及磷酸铁锂,或将发展受阻。并且,钠离子电池研发重点在于正极材料,仍处于技术突破中,若研发进度不及预期,量产进度或将放缓。

 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池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