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力整治三无电池 国内铅酸电池实现转型升级
信息来源:batterydir.com 时间: 2014-01-27 浏览次数:759
近年来,我国铅污染时间频发,其中一半以上由铅酸蓄电池企业引起,为此,环保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联合对铅酸蓄电池行业进行了整治,并决定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《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》。现在,全国铅蓄电池生产厂家已经从当初的3000多家减少到约1800家,但近期铅污染似乎有重新抬头的迹象。
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主要是一些被淘汰的企业转入了“地下”生产,非法制造“三无”电池产品,这对那些环保投入大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,目前,环保企业按照新的《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》做出来的电池产品,价格要高于“地下工厂”产品25%至30%,在市场竞争中很被动,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,如果不及时改变“地下工厂”横行的局面,在蓄电池行业将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,环保整治的阶段性成果也将付之东流。
当前,国家应该采取必要措施,巩固和完善整个铅蓄电池行业自2011年环保整治以来的积极成果。例如,允许合法企业在产品标识上使用“环保生产”标贴,从而与“三无”电池产品区隔开来;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,坚决关停不能实现环保生产的蓄电池企业。没有了市场,非法生产企业也就失去了原动力。
同时,要加快出台《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》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出口国,我国电池回收领域并未形成良性循环。目前,我国铅酸蓄电池回收以大量个体从业者为主,相当多回收点进行手工破碎拆解,高价卖出铅片后,酸液随意倾倒,大量含铅废水、铅渣、铅泥进入下水道、水域和土壤,其他价值不高的材料随意抛弃,含铅电池隔膜与垃圾一起焚烧处理,既不经济也不环保。
更需引起重视的是,在欧美,铅电池的主要原材料来源于废旧电池回收,其材料回收率高达98%,因此,其对新铅的需求量显得不大。但在我国,由于来自旧电池还原的铅材料不足蓄电池生产用铅量的一半,因大量使用新铅而导致我国铅电池企业的产品成本远高于国外同行。这也是我国汽车电池之所以无法批量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根本原因。
随着汽车、电动自行车和光伏电池产业的快速增长,铅酸蓄电池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增长。惟有所有企业都严格按照相关准入条件组织生产,同时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,铅酸蓄电池行业才可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。
中国船舶行业工业协会发布的《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》于1月23日新鲜出炉,运行数据显示,2013年,海工市场保持稳定增长,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订单超过180亿美元,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.5%,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,超过新加坡居世界第二。新接各类海洋工程平台61座和一艘钻井船去,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49座,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。
中国船舶行业工业协会还在预测中表示,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仍将活跃,特别是浮式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前景相对乐观。
澜玛控股执行董事邬卫华在2013年上海海洋论坛上曾表示,现在是投资海工装备的好时机。现有海洋工程装备太老,世界范围内使用25年以上的钻井船占总量的40%以上,其它海工装备也存在此种现象,未来需要200台自升式平台来替换旧的平台。
海工市场的活跃在企业市值排行榜中亦有体现,在由航交所发布的2013年港航企业市值排行榜中,海工企业的市值排名提升较大,在榜单前五位中,船舶海工企业就占据三席。其中海油工程由第12位上升至第6位;广船国际由第33位上升至第20位。
业内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,2014年海工装备市场将会依然活跃,但是由于不少造船厂转投海工,因为还需理性进入,规避产能过剩风险,提高技术水平。相关海工概念股值得关注。
对于我国当前海工装备建造的主要企业,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国安曾在2013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高级海事论坛表示称,主要包括:中船重工(下属上市子公司为中国重工)、中船工业(下属上市子公司包括中国船舶、中船股份和广船国际)、海油工程、中远船务、中集集团来福士、振华重工、熔盛重工。
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池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